容器化策略由最佳實踐和運營計劃組成,可通過加速應用程序開發、測試和部署來幫助推動數字化轉型。這種方法能夠將應用程序與底層基礎設施解耦,從而提高業務敏捷性、應用程序安全性和操作環境。
為什么容器應該成為我的 IT 策略的一部分?
容器在開發和部署方面為組織提供了新級別的敏捷性。比虛擬機(VM)更輕量級的容器平臺(如 Docker)提供了許多相同的好處——從底層基礎架構中抽象出應用程序——但在操作系統 (OS) 級別而不是硬件級別。與虛擬機相比,容器提供了應用程序的可移植性和一致性,增強了敏捷開發環境,促進了微服務部署,并通過在每臺服務器上支持更多容器來提高可擴展性。
什么是高級容器化策略?
容器化是企業數字化轉型計劃的一部分。容器化策略應考慮應用程序開發管道、平臺注意事項、培訓、支持、安全性,當然還應確定哪些應用程序優先用于容器化。
開始
大多數組織將從唾手可得的成果開始,即那些設計現代且具有高波動性(即頻繁的代碼更新)的應用程序。在第一個應用程序投入生產之前,采用快速失敗、經常失敗的方法,使組織能夠實時快速適應容器的優勢。
發展組織技能
除了開發之外,容器策略還必須解決人員和流程的變化。用戶培訓、支持教育、安全和治理,包括修改服務水平協議,都應該被考慮在內。
完成轉型
接下來,組織可以將注意力轉向容器化其他應用程序,例如遺留/單體應用程序和集群應用程序。請記住,并非每個應用程序都需要部署在容器中,有些應用程序更適合它們當前運行的 VM。但是,將舊應用程序遷移到容器可能是將這些應用程序重構為現代 CI/CD 代碼的第一步DevOps實踐。
您如何構建容器化業務案例?
任何成功策略的第一要務是通過關注底線利益來獲得最高級別的支持。通過在單個硬件上運行多個容器而獲得的基礎架構效率可以通過減少所需的云資源數量來影響本地設備的資本支出和運營支出收益。除了降低基礎架構成本和節省操作系統許可費用之外,還可以實現額外的節省,因為不再需要為不同的環境開發單獨的應用程序可執行文件。容器加速了整個應用程序的生命周期。容器帶來的更高敏捷性轉化為更快的部署、競爭優勢和更高效的開發團隊。
企業使用容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許多組織已將容器作為更大的數字化轉型計劃的一部分。容器采用有幾個驅動因素,包括:
- 對遺留或傳統應用程序進行現代化改造的需求
- 希望提高開發、DevOps 和安全團隊的敏捷性
- 提高應用程序可擴展性和可移植性的愿望
- 需要加快所有應用程序實現商業價值的時間
容器化的底線好處是什么?
VMware 可以幫助組織開發企業業務案例來展示采用容器的價值。容器化對于您團隊未來的 IT 成功有多大必要?VMware 可以幫助您預測多少:
- 通過開發人員的敏捷性改進可以節省時間。平均開發成本為 50 美元以上/小時,節省的每一小時很快就會增加
- 通過實現更高的應用程序密度并降低操作系統和許可費用,可以節省運營費用
- 通過減少整體基礎設施需求,同時滿足更多要求,可以減少資本支出
使容器策略與所有利益相關者保持一致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DevOps、IT、安全、開發和業務線 (LOB) 都從采用容器中獲益。展示每個人的好處將加速對需求的接受并順利達成遷移計劃。需要關注的一些因素包括:
- DevOps:提高敏捷性,開發、測試和生產環境之間的一致性,簡單的更新,對許多框架的支持。
- IT:提高服務器效率、降低許可費用、降低總體 OpEx(運營費用)和資本支出。
- LOB:加速實現價值,競爭優勢。
- DevSecOps:容器是不可變的,因此組件被替換而不是修補。微服務可以在不影響應用程序的其余部分的情況下更新單個服務。
- 高管:節省底線,提高整體敏捷性,更好的競爭態勢。
容器化應用程序遷移計劃的關鍵要素是什么?
盡管規劃是必不可少的,但沒有必要遷移每個應用程序,或一次遷移多個應用程序。開始簡單并利用早期成功的組織將獲得最大的總體接受度。
首先發現低摩擦、高價值的應用程序,例如需要頻繁更新的現代應用程序。同樣重要的是考慮治理、安全和人員因素,如培訓、支持和安全,這些因素將受到應用程序開發和部署變化的影響。
與其對新工具或基礎設施進行大量投資,不如等到至少一個應用程序被容器化并且組織了解其好處。利用這些早期的勝利來獲得認可并簡化與 LOB(業務線)和執行團隊成員的未來預算對話。
哪些應用程序最適合容器化?
盡管容器越來越多地用于廣泛的應用程序,但容器的短暫性最適合那些無狀態(即傳遞處理請求所需的所有信息)和非集群(即設計為運行在單臺機器上而不需要服務器集群來運行),例如網絡守護進程和 Web 服務器組件。
在容器化策略中還應考慮哪些其他因素?
團隊文化可以產生很大的不同。與抗拒變革的傳統開發或 IT 團隊相比,敏捷和創新的團隊自然會擁有更容易的采用曲線。
首先關注那些需要頻繁部署的應用程序。遺留或棄用的應用程序可以在以后容器化,如果有的話。例如,VM 可能比容器更好地服務于軟件定義的網絡基礎設施。
此外,還要考慮對基礎設施的財務影響。以前運行許多 VM 實例的應用程序可以通過容器化實現大量節省,因為所需的物理基礎設施規模減小了。
部署容器化策略需要注意什么?
每個容器化部署都有六個關鍵要素:
- 應用選擇。根據應用程序屬性(例如年齡、更新頻率、狀態與無狀態以及對組織底線的影響)確定優先級。
- 治理。確保人員和流程到位,以保護、支持和教育利益相關者了解容器化實踐。
- 平臺。無論應用程序是否被重構,容器都會影響服務器和基礎設施的利用率。容器化可能是許多應用程序云遷移的前奏。
- 創建 CI/CD 管道。如果還沒有到位,采用持續集成和部署實踐與容器無縫推出新代碼的能力相吻合。
- 編排。容器中的大部分魔力是編排和自動化工具,例如 Kubernetes,它們推出容器化應用程序并根據需要向上和向下擴展實例。
- 持續評估。隨著新應用程序的出現和業務需求的發展,組織可能需要重新確定下一個容器化應用程序的優先級。
為什么要從沙盒環境開始?
沙盒為開發和 IT 團隊提供了熟悉容器和編排平臺(如 Docker 和 Kubernetes)的機會,而不會影響生產環境。繼續對新的容器化應用程序進行沙箱化有助于提高人們對代碼投入生產時將按預期運行的信心。
部署容器需要多長時間?
盡管容器化加速了整體發展,但仍有一條學習曲線。從一個簡單的候選人開始,然后確保所有利益相關者團隊都與一個單一的、可管理的時間表保持一致,其中包括必要的培訓。通過從小處著手、利用勝利并根據應用程序選擇標準取得進展,組織可以通過在此過程中展示成功來開始其轉型。
容器化策略中的關鍵治理問題是什么?
首先,確定整個組織的角色和職責。然后,為每個容器化的應用程序制定測試、培訓和支持計劃。最后,讓容器安全成為從沙盒到部署的每個測試的一部分。